Search


新加坡是適合旅遊的地方,而不是生活的地方。

最近一堆人在高來高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新加坡是適合旅遊的地方,而不是生活的地方。

最近一堆人在高來高去的講新加坡,我就從我體驗的生活面講講,而旅遊的部分,應該很多人提供新加坡旅遊的內容,我這邊就不介紹了。
過去常常會進入新加坡,每天看的電視也是8頻道的新傳媒,加上有一些認識的朋友在新加坡,久了之後對新加坡的理解程度也越來越高。

很多台灣人對新加坡的生活似乎有些憧憬,但那些憧憬大多都建立在對這個國家的無知上面,有一些工作提供了將近1600新幣約37000台幣的工作吸引年輕人過去做工(工作),這種薪水大概就跟在台北市領22k過生活一樣,有些人會說她們要的是國際工作經驗跟語言溝通能力,我只能搖搖頭,算了吧,我來這邊學到了singlish跟新馬式華文,英文變強?算了吧,只是讓我的英文更不標準而已,例如circle,用singlish來念就是念 蛇柯~~後面的尾音要往上拉,語言是一種溝通用的工具,聽久了之後我也融入那種環境,我的singlish也越來越標準。
而領1600元新幣能過什麼樣的日子呢?
新加坡的租金非常貴,住的話如果要過像人一點的生活,至少要租600~800SGD的分租組屋房間,加上水電後至少也要700~900,這樣只剩800~900要包吃跟交通,平均每天剩下30元新幣可以過活,所以只能悲慘一點,租那種300~400SGD的多床房間,刻苦自己過日子,所以有些年輕人兩年的合約都還沒到就跑了,其實這也很正常,如果知道是那樣的環境,你還會想去才奇妙吧。
如果要來這邊工作,不包住的情況3000SGD以下的薪水真的要好好考慮,如果還有家庭要過來,那就算了吧。

在那邊認識了一個陪讀媽媽,陪讀媽媽我一直以為是大陸人的特有現象,原來也有台灣人。
陪讀媽媽就是指把小孩送來新加坡念書,媽媽過來陪讀,以前人力不夠所以陪讀媽媽會發出可以工作的準證,但現在已經不發了,所以如果有金錢壓力的只能轉向黑工。

她的小孩我覺得很辛苦又痛苦,待在台灣不是很幸福快樂嗎?在台灣念完中小學再送到英美不就好了,何苦要來SG呢?沒有看過小孩不笨嗎?不知道這邊的學習環境很殘酷嗎?
她的小孩在台灣要升小四的時候送來新加坡,測驗沒過,所以過來從小一開始念,小一升小二的時候有一次補考,過了就可以恢復他小四的學籍(算是補救你有程度,但是英文不夠好的方式),但很遺憾的他沒補考過,所以繼續念小二。他那時候小六要參加會考了,但很怕沒通過畢業會考然後留級。
我只能說何苦要送小孩來這邊過這樣的日子呢?
這個陪讀媽媽有兩個小孩在這邊念書,他弟弟的小孩也在這邊,所以她一個人照顧了五個小孩。
每個小孩學費都要月繳,下午也有一堆額外的課程要繳費,一個月零零總總的花費約1萬新幣,花這些錢來這裡體驗次級的生活,母愛真是偉大。

至於飲食方面,
在那邊我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Murtabak(第三張圖)
通常都是印度檔在賣,通常那種印度煎餅有兩種賣法,一種是roti ,一種就是murtabak。
roti 就是單純的煎餅裡面什麼都不加,他會給你咖哩汁,讓你把煎餅撕開沾咖哩汁吃,你也可以加一些伴料,例如點roti telur 就是幫妳加一個蛋,roti ayam 就是幫你加炸雞,roti sardin 就是幫你加沙丁魚。
murtabak就是裡面有加餡料的煎餅,通常會有碎肉、碎蛋、洋蔥等不同的料,也是一樣點了沾咖哩吃。
吃這類的食物,手洗乾淨之後用手拿來吃真的比較方便。
一百個印度人就會有一百種咖哩,所以每一家的咖哩吃起來都不一樣,甚至有的還提供三種咖哩給你沾,但最好不要每天吃咖哩,我就是每天吃咖哩,身上也是一樣散發著咖哩味...........

對了民視的戲劇在那邊很受歡迎,以前還會看到娘家,超有feel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專長為油品精煉、肥料、農產運銷實務、GAP輔導、食品研發等。接任何與上列主題相關的寫作與演講及通告,意者可以私訊。
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、油脂、農業的粉絲團 業配請聯絡[email protected] 或直接於粉絲團傳訊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